时间:2022-09-09 00:52:29 | 浏览:2623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影响。同时,疫情也催生出不少新业态、新模式,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的新经济展示出独特的优势及活力”。区政协委员朱泽绵发言如是说。
01
拳拳之心 真挚热忱
5月10日下午3时许,来自经科委的朱泽绵委员是第一个上台发言。他呼吁要化危为机,抓住疫情机遇,大力发展和壮大新经济产业,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大文章,提升数字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能力和实效。
全力减轻疫情对广大企业的冲击和影响,将企业的巨大潜力动力活力激发出来,坚定企业战胜疫情、健康发展的信心和预期,就能牢牢抓住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主动权。朱泽绵委员持续跟踪疫情对企业循环系统影响,以及发展中的机遇,直面问题、言之有物。
对他来说,不是老本行,却是拳拳之心,真挚热忱。
这是龙湖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大会议政发言阶段。
区政协副主席孙少洪主持发言环节。
当天下午共有4位政协委员上台发言,为龙湖高质量发展建言,为改善民生利益疾呼。
02
“聚光灯下的群言堂”
大会发言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反映不同党派界别群体声音的重要形式,被誉为建言献策、各抒己见的“群言堂”。
张贤委员是民建会员,他就运用网络科技和大数据力量,充分发挥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优化社会治理的独特作用上作大会发言。
发言的委员中有律师、教师、专业干部、企业家。
“普法形式要活,能直达人心,效果也好”。来自社法委郭伟涛委员,这位长期在律师界工作,目睹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提出要不拘泥形式普法:“微信普法、微博普法、抖音普法、直播普法、戏剧普法、电视剧普法,都可普法。”
“处处见法,时时学法,抬头见法,知法守法。”是他的初衷。
今年发言的委员中,大多是第一次登上这个“群言堂”。
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精心打造出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产品,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现实途径。
作为学习委的刘曼芬委员,在区党史办工作多年,深谙文化魅力。她建议龙湖区要在文化内涵方面持续发力,要利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与开发利用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成果结合起来,一是展示自然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二是建立自然村落历史人文保护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三是促进各村文旅融合。
观点新颖,引来委员的思考。
中共龙湖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映民,区政府副区长吴晓锋,在大会开始前就来了,打开本,拿出笔,阅读大会发言材料。在大会发言期间,领导们仔细聆听,在发言材料上标出重点、在本上做记录。
03
弘扬正能量 视角家国情
在随后进行的即席发言环节,气氛十分激烈,委员们争相“抢麦”。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医卫界代表陈海珠委员带来的话题,却引起委员的注意。她直言不讳说,推进厕所革命,要完善规划、选址和环评,避免因不合理设置造成浪费和损失。
“共享单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这种低碳环保又能帮助市民完成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方式,迅速得到了市民的支持,与此同时也为社会治理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提案委刘永安委员指出,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占道停放、混乱不齐等各种不文明行为也让城市形象大打折扣。共享单车的大量投放,势必对市容造成混乱的感觉,影响城市的形象。
交通有序,显然是这次大会委员关注的焦点,教文卫委肖培扬和农村委谢郁等委员“马不停蹄”,把话题接下来:停车难归咎于“供需不平衡”,希望政府尽快出台政策,鼓励民资民力投资停车场建设,应设立专门机构协调停车问题,改革停车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改变管理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的现状。
聚焦民生民安,围绕交通、教育、环境、食品、医疗、文旅等发展问题,依然是本次大会最受委员关注关切的民生热点议题。
委员七嘴八舌
争先发言
▼▼▼
◆——提案委林育君委员的加强无障碍设施与环境建设的建言;
◆——农村委吴少通委员的建设龙湖政协委员“掌上履职”app平台的建言;
◆——经科委李鸿辉委员的高铁站周边环境同步化的建言;
◆——城环委刘佳锋委员的饮食业厨房垃圾、油污排放的建言;
◆——农村委陈松寿委员的加强食材安全管理和树立健康饮食习惯的建言;
◆——经科委郭镇洪委员的乡村公园广场日常管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建言;
◆——农村委林明华委员的促进家庭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言;
◆——社法委郑佳娜委员的对月子中心监管的建言;
◆——学习委陈远浩委员的营造尊医敬医的社会氛围的建言;
“民生温度”的履职报告,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却又有的放矢,体现着委员的充分调研、准备和真知灼见,以及水平和担当,凝聚着智慧和力量。
委员们不仅议民生,更议经济发展“紧要大事”。
蓝图已经绘就,具体怎么做?委员们合力为“大美龙湖”、为减轻疫情对企业、经济的发展影响支招。
如何增强经济动能,提案委林韶雄为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支招建言。他认为,应审时度势,解决优质工业企业用地需求问题和用工紧缺突出的矛盾。
提案委纪传盛委员提出为出口企业排忧解难的若干建议。希望政府在外贸模式上下功夫,用好更多扶持外贸企业政策、措施和办法,做外贸企业的“贴心人”。
教文卫委杨力群委员,则从大力挖潜革新的角度,建言要充分利用我区现有自然资源,提升产业要素,打造龙湖版“乌镇”模式,进一步发展经济。
为准备此次大会发言,各位委员紧紧围绕中心,精心谋划选题,深入调查研究,对我区产业转型、公共交通、文化传承、教育均衡发展等工作,包含扶持企业、稳定就业、确保民生、拉动消费,增加投资、促进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充分展示了委员们勇于担当、建言献策、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彰显了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为区委、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会议听取了卫健系统有关工作汇报,指出,推进医疗改革、创建三级医院是医疗卫生事业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关乎群众福祉的重大民生。9月2日上午,龙湖区委书记蔡向鸿主持召开区委专题工作会议,会议听取区卫健、工信等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8月31日下午,龙湖区委书记蔡向鸿主持召开区委专题工作会议,听取区自建房安全整治、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十一合艺术村、妈屿社区规范管理等工作情况,进一步分析研究城市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围绕建设更美更优人居环境,打造幸福龙湖进行
台风汛期,我市积水内涝治理经受“大考”。龙湖区高度重视积水点整治工作,各部门畅通协调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对症下药”,用统筹的方式、系统的方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网建设,提高片区排水能力,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辖区55
龙湖区是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龙湖区不忘特区创办初心,发扬特区精神,紧扣“为全市发展多做贡献,为全市创造先进经验”的工作要求,强化创新驱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致力打造创新引领示范区。记者陈
在广东汕头的龙湖区新津消防救援站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级——“许晓宾”战斗班。它的前身是消防烈士许晓宾所在的二班。许晓宾生前系广东省汕头市公安消防支队龙湖中队二班战斗员。2005年8月7日,许晓宾在一场火灾扑救中,为营救遇险群众而光荣牺牲。
3月23日下午,在圆满完成会议各项议程后,龙湖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闭幕。本次大会应到代表217名,实到代表204名,符合法定人数。区委书记蔡向鸿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执行主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文光主持大会。
焕然一新的升腾广场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俯瞰龙湖区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视察,对汕头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厚望如山,奋楫争先。作为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龙湖人肩负责任和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从持。
汕头市龙湖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一号)汕头市龙湖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1年11月23日选出: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宋彪。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惠文、林文光、文琴(女)、张义良、辜洪珊(女)、许海庆。
龙湖区福利院的建设,是龙湖区委区政府顺应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需求、以服务群。在汕头市东厦北路,两栋外立面为枣红色的九层大楼正作最后的施工作业。在今年11月底正式竣工后,该院预计将可提供养老床位300余张。
11月30日,龙湖区纪委监委召开机关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纪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和全区干部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落实工作。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刘锐青主持会议并讲话。